1. 尊龙凯时





    1. 中国节能减排“加码”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

      发布时间 :2015-07-31

          新华网太原7月30日电(记者吕梦琦)随着中国政府不断强化节能减排,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、水泥 、焦炭等高耗能行业正在“瘦身” ,并纷纷向清洁高效转型,由此带来的环境改善成为最大的“红利” 。

        在产煤大省山西,节能减排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。尽管刚刚公布的上半年GDP增速仅为2.7%,远低于全国水平,但该省上半年PM2.5平均浓度却同比下降了19.1%,让3600多万居民享受到了更多好天气。

        在当地 ,曾经被指责为“环境破坏者”的煤炭企业已经不再简单挖煤 ,而是通过打造循环经济、变“输煤”为“输电”等方式,寻求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。除了市场因素外 ,这种转型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不断强化节能减排的高压政策。

        未来这种高压政策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,并不断“加码” 。中国政府前不久做出了最新的减排承诺:到2030年,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%到65%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%左右。

        “这说明中国减排的力度和决心不容置疑 ,同时这也是中国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响应。”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。

        工信部、环保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,2014年中国淘汰落后炼钢产能3110万吨、水泥8100万吨、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,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;全国化学需氧量 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,较2010年分别下降10.1% 、9.8% 、12.9%和8.6%,其中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“十二五”减排目标。

        尽管因煤价下跌而遭遇发展最困难时期,山西省却并没有因此对污染企业“手软” 。今年上半年,山西省一共责令停产污染企业304家、关停取缔112家、移交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18起。

       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紧邻的河北省。尽管钢铁是该省第一支柱产业 ,产量一度占到中国钢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,但河北省去年宁愿牺牲一点发展速度,也坚决淘汰了全部钢铁落后产能。

        伴随着中国政府节能减排不断“加码” ,传统企业已经开始“转型升级”,用于环境控制和提升制造业质量的资金大幅增加。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去年技改投资在中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经超过40% 。

        “我们必须要进行设备升级,确保达到政府要求的排放标准 ,虽然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,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 ,我们有义务做出应有的贡献。”山西瑞光热电厂负责人李志刚说,这家燃煤电厂去年投资上亿元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,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燃气电厂,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。





      1. XML地图